巍然矗立的人民英雄紀念碑述說著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和自由幸福而奮斗的一幕幕歷史。浮雕《虎門銷煙》,記錄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慘痛教訓。
銘記歷史,一刻也不能忘懷。
新中國成立以后,黨和政府大力治理毒禍,成效顯著。然而上世紀80年代起,國際毒潮再次入侵我國。一場眾志成城的禁毒人民戰爭,在神州大地開展起來。
禁毒工作事關國家安危、民族興衰、人民福祉,毒品一日不除,禁毒斗爭就一日不能松懈。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禁毒工作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批示指示。面對我國面臨的毒品新形勢,他指出,禁毒工作造福人民,我們共產黨人應該有信心、有能力把這項工作做好,要把禁毒工作作為象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義舉善舉來做好。
勠力同心謀打贏。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禁毒部門創新完善毒品治理體系,全面加大禁毒工作力度,促進毒品形勢整體向好、持續改觀,推動禁毒人民戰爭取得顯著成效。
一項結果令人振奮,《2018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顯示,去年中國現有吸毒人員出現多年來的首次下降。
踏上新征程,不忘來時路。走中國特色的毒品問題治理之路,堅決打贏新時代禁毒人民戰爭,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實的工作,保持對毒品的“零容忍”,不獲全勝決不收兵,廣大禁毒工作者將扛起責任不辱使命。
一種一往無前的勇氣——
加強禁毒工作頂層設計,打造毒品治理中國樣本
從局部“感染”到“多頭入境,全線滲透”,這是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面臨的嚴峻復雜毒品形勢。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禁毒斗爭片刻沒有松懈,每一步都“踏石留印,抓鐵有痕”。
從西南到全國,禁毒隊伍星火燎原不斷發展壯大。1982年,云南臨滄成立第一支專業緝毒隊伍,掀開了我國禁毒事業的新篇章。1998年,國務院批準公安部成立禁毒局。而今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都建立了相應的禁毒領導和工作機構;
從23個到41個,這是國家禁毒委員會成員單位的變化。1990年,國家禁毒委員會成立,成員單位有公安部、海關總署等23個。截至2018年,國家禁毒委員會成員單位已達41個,并建立了禁毒宣傳教育、禁吸戒毒等工作小組。
歷史將銘記這些時間節點:
2008年6月1日,我國第一部全面規范禁毒工作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正式實施。2011年,《戒毒條例》開始施行。禁毒法律體系逐步完善健全,依法禁毒成為禁毒工作的指導方針;
201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禁毒工作的意見》,首次將禁毒工作納入國家安全戰略和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
2015年6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會見全國禁毒工作先進集體代表和先進個人并發表重要講話,對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的禁毒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指明了前進方向。
……
黨的十八大特別是十九大以來,黨和國家不斷加強頂層設計,搭建起禁毒工作的“四梁八柱”。
禁毒工作責任制和領導體制、工作機制、保障機制逐步建立完善,各級黨委政府領導、有關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的綜合治理毒品問題工作格局形成。
猛藥去疴。禁毒重點整治是解決突出毒品問題的良方。國家禁毒委提請中央印發《毒品問題嚴重地區責任考評辦法》,制定實施《國家禁毒委員會禁毒重點整治工作辦法》等一系列制度規范,為有效治理突出毒品問題提供了政策依據;黨的十九大以來,國家禁毒委召開3次全國性禁毒重點整治工作會議,部署對89個毒品問題嚴重的縣(市、區)進行重點整治,已有58個地區實現降級或“摘帽”,有效促進了全國毒品形勢整體好轉。
緝毒、戒毒全方位推進,體現了一個國家、一個政黨、一個民族對治理毒品問題一往無前的勇氣。
以開展禁毒人民戰爭為載體,以完善禁毒體制機制為動力,全覆蓋毒品預防教育、全環節管理服務吸毒人員、全鏈條打擊毒品犯罪、全要素監管制毒物品、全方位監測毒情態勢、全球化禁毒國際合作的“六全”中國特色毒品治理體系被著力構建;
堅持標本兼治,禁毒重點整治攻堅戰、創建禁毒示范城市攻堅戰、禁毒脫貧攻堅戰……一場場全民參與的毒品綜合治理攻堅戰紛紛打響,一個個綠色無毒城市展開美麗新顏。
一份我將無我的擔當——
重拳出擊“零容忍”,全環節全方位阻擊毒品
8月的云南烈日當空,高溫炙烤大地。在昭通市江底毒品查緝站,民警一絲不茍盯著過往的車輛。一輛駛來的小汽車被攔下,駕駛員神態緊張、說話沒有邏輯,副駕駛位置還有一根吸管……疑點重重!查緝民警對駕駛員做了毒品快速檢測,尿檢呈陽性。在汽車主駕駛座底部和副駕駛座底部找到兩塊冰毒共重1.173千克。
這是今年“紅藍對抗”毒品查緝技能大比武的一幕,也是緝毒工作的一個縮影。
緝毒戰線上英雄輩出,他們是不懼刀尖行走的“破冰者”,在與暴戾毒販生死相搏中,甚至獻出寶貴的生命。他們以我將無我的擔當,堅守天下無毒的初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郭聲琨曾著重強調,要深刻認識當前毒品形勢的嚴峻性、復雜性和解決毒品問題的長期性、艱巨性,充分發揮公安機關禁毒斗爭主力軍的作用,緊緊圍繞毒品突出問題和重點地區,厲行禁毒,常抓不懈,嚴厲打擊走私、制造、販賣毒品等犯罪活動,切實加大毒情嚴重地區整治力度,堅決遏制毒品問題發展蔓延勢頭。
禁毒部門重拳出擊,標本兼治,打擊毒品犯罪取得新戰果。
利劍斬毒禍,工作機制不斷創新完善——
“4·14”打擊制毒犯罪工作機制旨在全鏈條、全環節打擊制毒犯罪活動;“5·14”堵源截流專項機制則強化遏制毒品入境內流;網絡掃毒工作機制給了暗處躲藏的網絡販毒一記重拳;創新目標案件偵辦機制使各地禁毒部門攻堅破案能力顯著提升。
重拳出擊,緝毒執法戰果更加顯著——
為了嚴厲打擊毒品犯罪活動,全國禁毒部門深入開展“百城禁毒會戰”“禁毒兩打兩控”“除冰肅毒”“凈邊”等專項行動,彰顯了我國對毒品違法犯罪“零容忍”的態度。2018年以來,全國破獲毒品犯罪案件14萬起,打掉制販毒團伙9900余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8萬名,繳獲毒品93噸。
新型毒品層出不窮,加強源頭管控方能正本清源——
面對合成毒品的變化多端,全國禁毒部門堅持源頭治理、從嚴管控,完善列管、監控、查緝、處置一體化管控機制,易制毒化學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質管制更加嚴密。黨的十九大以來,全國禁毒部門繳獲易制毒化學品1.2萬噸,新增列管新精神活性物質40種。今年4月1日,公安部、國家衛健委、國家藥監局聯合發布公告,宣布從5月1日起對芬太尼類物質實行整類列管,芬太尼類物質管控工作成效顯著。
信息化、大數據和科技手段建設應用,讓禁毒工作如虎添翼——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公安禁毒部門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平臺建設,加大涉網涉毒人員及其犯罪活動的研判打擊,進一步提升緝毒執法破案核心戰斗力。污水檢毒、毛發驗毒等“黑科技”在禁毒工作大展拳腳。
一張以人為本的藍圖——
關口前移預防為先,標本兼治禁吸戒毒
毒品問題的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鏟除毒品生存土壤,既要打擊犯罪,也要抓管理,更要抓教育。
2018年,全國新發現吸毒人員數同比下降26%,這得益于禁毒宣傳教育效果明顯。
國務委員、國家禁毒委員會主任、公安部部長趙克志強調,要廣泛宣傳發動群眾,重點針對青少年等群體,積極創新“互聯網+禁毒宣傳教育”模式,建設好使用好禁毒新媒體,推廣應用全國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數字化平臺,大力倡導健康人生、綠色無毒理念,提升全民防毒識毒拒毒能力。
在冊禁毒師資112萬人、校外輔導員23萬人,連續多年組織學校開展毒品預防教育“五個一”活動,舉辦青少年禁毒知識競賽、大學生禁毒辯論賽等一系列活動……全國禁毒部門深入實施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6·27”工程,在潤物細無聲中,為孩子們建立綠色禁毒屏障。
禁毒題材影視作品接連上映,成為熱搜關鍵詞受到全民追捧點贊。電視劇《湄公河大案》《破冰行動》、電影《湄公河行動》的推出,不斷掀起禁毒宣傳教育高潮。
如今,禁毒宣傳教育主動求新求變,禁毒宣傳的傳播力、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互聯網、微信公眾號、政務微博等新平臺、新陣地建設逐步推進,中國禁毒網日均訪問量超過100余萬次,中國禁毒微信公眾號訂閱、關注人數達2400余萬,已有20萬所中小學校、7580余萬名中小學生注冊使用全國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數字化平臺;建成國家、省、市、縣四級聯動的禁毒宣傳教育基地4400余個;
根除毒品流弊,全民禁毒的氛圍越來越濃,而以人為本的科學戒毒理念為戒毒康復人員照亮了回家的路。
國家禁毒辦會同11部門制定全國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五年規劃,深入實施社區戒毒社區康復“8·31”工程,推進吸毒人員網格化服務管理,完善戒毒醫療服務網絡。
如今,全國共建立社區戒毒康復工作機構3.9萬個,配備專兼職工作人員22萬名,幫助一大批吸毒人員回歸社會。
除此之外,黨的十九大以來,全國禁毒部門全面推進各項戒治管控工作,許多長期制約戒毒工作的難題得到破解:
深入開展“毒駕”治理,注銷吸毒人員駕駛證6萬余本,有效防范肇事肇禍風險,在系列重大活動安保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推進強制隔離戒毒場所規范化建設,收戒治療病殘吸毒人員10.9萬名,有效消除社會隱患、促進治安好轉。
一個互利共贏的態度——
積極參與全球毒品治理,全面推進禁毒國際合作
2011年10月5日,兩艘中國商貿船只在湄公河“金三角”地區水域遭劫持,13名中國船員遇害。湄公河“10·5”專案震驚國內外。公安部派出聯合專案組跨國晝夜開展工作,終將罪魁禍首糯康抓獲。中老緬泰四國湄公河流域安全執法合作機制隨之建立。
時光飛逝,如今第85次中老緬泰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行動已圓滿完成。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已成為國際執法安全合作的典范,這是我國在禁毒斗爭中加強國際執法合作的生動注腳。
多年來,我國禁毒部門全方位開展禁毒國際合作,在國際禁毒舞臺上貢獻中國力量——
務實開展國際和區域合作。積極參加聯合國麻醉品委員會和特別聯大籌備會議,堅決維護以聯合國三大公約為核心的國際禁毒體制。主動參與并引領東亞次區域、東盟和中國、上合組織、金磚國家框架下禁毒合作;
積極開展雙邊禁毒合作。目前,已與13個國家建立了年度禁毒會晤機制,與緬甸、越南、蒙古國等周邊國家建立了12個邊境禁毒聯絡官辦公室,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國家的禁毒合作,加強與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新西蘭等國情報交流和執法合作;
持續開展跨國緝毒執法合作。開展中老緬泰柬越“平安航道”、中越查緝、中澳“火焰”等聯合掃毒行動,聯合破獲跨國跨境毒品大案800余起。
拓展周邊禁毒合作。向緬甸、老撾、巴基斯坦禁毒部門援助價值4500萬元的各類緝毒設備,在緬北、老北地區開展面積300余萬畝的罌粟替代種植和遙感踏查。
禁絕毒品,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禁毒工作雖已跨越千山萬水,但前路艱辛,仍需跋山涉水。
使命在肩,忠誠擔當,初心永續。全國禁毒部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健全完善毒品治理體系,全面提升毒品治理能力,走中國特色的毒品問題治理之路,堅決打贏新時代禁毒人民戰爭。

|